陈明星 发表于 2016-6-19 15:56:28

谨慎开口,言多必失

谨慎开口,言多必失



言多必失,古人的遗训想来是有道理的,可是,即便说话有这么严重的危险后果,相当一批女人,这一生中最大乐趣的来源就是说话。
王丽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做销售主管。她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工作上很有冲劲儿,经常会冒出一些闪光的好点子,上司因此很器重她。
在公司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王丽总是滔滔不绝。她不仅针对自己部门的事情提出各种看法,还对其他部门提出建议。有一次,王丽的部门准备开会,但到了会议室才发现另外的部门正在讨论问题,王丽就跑了进去,大谈特谈自己的观点,言语间难免露出骄傲的表情。这番指手画脚的评论引起了这个部门同事的反感,再加上她一贯的自负,同事联名在经理面前告了她一状。
由此可见,管不住自己的舌头的人,不仅容易伤人,而且容易惹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张嘴很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及事业的优劣成败。慎言不是不说话,慎言是当说话时就说,不该说话时永远不要说。
如今是信息时代,更是交际时代。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不少场合,需要我们说上几句合适的话,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话说得好的人受人欢迎,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医治他人心中的苦闷。可往往很多时候,我们的嘴就管不住了,话越说越多,越说越没有分寸了。
《三国演义》里面,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举兵伐魏。开始的时候,连站皆告捷。士气正旺。而当时只是大将军的司马懿则是坚守城池。不与蜀军正面交锋。两军在五丈原形成对峙。诸葛亮屡次击战鼓要求应战,司马懿却不理会。自此,陷入僵局。

聪明的诸葛亮,派遣了使者送信和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讽刺他像个女人一样,畏畏缩缩,不敢决一雌雄,是一个胆小如鼠的男人。气得司马懿几乎吐血。但是,这司马懿也是一个有非凡才能的人物,他不动声色,反而笑着问使者:“亮说我像女人,我就是女人。我像女人一样啰嗦地问一句,不知道亮最近吃睡如何?”使者在毫无警觉心之下,说出实情:“我们丞相勤于政事。事情不管大小都要亲自过问,而且吃得很少。”
平常的一句话,司马懿听了却非常高兴。知道如此下去,诸葛亮肯定撑不了多久。就百般忍让诸葛亮的诸多挑衅与侮辱。甚至完全当没有听到。诸葛亮终于因为操劳过度,病倒在五丈原。蜀军伐魏大业痛失好局,只能班师回朝。最后,诸葛亮病逝,大业反而成全了司马懿。送信的使者,忘记了少说话的目的,只是一句话,却间接的帮助了敌人。如果没有让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生活作息状况,惹气了司马懿派兵应战,以当时蜀军的气势,结局,就不至于三国尽归司马懿了。
很多时候,自己的嘴巴会给自己惹来不少的麻烦。古人讲慎言,就是说人说话要多加考虑,切不可信口开河,不知深浅,没有轻重。所以,聪明的女人在说话前应该三缄其口,应该说得话则说,不应该说得话绝对不能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谨慎开口,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