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爱网

贺艳琳 10-03 12:15 楼主
师姐开饭馆。两大叔用餐后拒绝买单,跟师姐诉苦说:“我们做体力活的工人不容易,不像你们开饭馆赚钱那么多,这次就算了吧”。师姐果断拒绝。旁观的“圣母心”客人指责师姐说:“你这老板娘真是的,人家打工容易吗,你就当做好事不行吗?”师姐回:“那你给他们买单?”“圣母心”不说话了。

前几天去医院被插队好几次,我在朋友圈吐槽总插队那人“又穷又丑又不守规矩”。旋即被教育:“你应该理解弱势群体的无奈”“你该做的不是在这里发什么朋友圈刷存在感,而是心平气和拿出你所谓的高素质引导他们”等等。我呵呵,被插队了吐槽都不行,必须得当场理解和认同。

一师兄坐地铁,被一中年妇女踩了却被骂“瞎”。师兄理论,对方开打,师兄报警。警察了解情况之后,竟然对师兄说:“她这么大岁数,你怎么忍心跟她动手?”师兄说:“她打我,我就正常防卫”那警察说:“她再打你能打多疼,你还手一下她能受得了吗?”师兄无语,结果是他赔点钱了事。

类似案例,三天三夜说不完。“圣母心”泛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你强你理亏”“谁穷谁有理”“他多不容易”“你牛你不该”等等琳琅满目的道德绑架层出不穷。

“圣母心”评定是非对错的标准不是制度,法律,规则和基本共识,而是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历背景,家庭出身等等。哪一方各方面条件更强,哪一方就是过错方,就应该承担纠纷责任和负面结果。即“谁弱谁有理,你强你担责”。

在圣母心看来,即便在纠纷中弱者是过错方,甚至应该负全责,但是强者一方也不能有权益维护,补偿索取,表达不满等等合理合法的权利和情绪诉求,而应该在第一时间包容理解,体谅同情,甚至要思考其伤害你的历史社会诱因,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况,以及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道德行为规范。否则,就是“仗势欺人”,“为富不仁”,“恃才傲物”等等。哪怕纯粹的情绪发泄,都可能被打上“歧视”“霸蛮”的标签。

很多人基于法律和道德的最起码的正当诉求,都被“圣母心”们大加挞伐,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各方面条件更优越,他们便不能有正当的权益维护和情绪发泄。“你凭什么索赔,你开的是宾利”“你为什么要赔偿,你又不是缺钱”“你吼什么吼,小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有什么资格投诉,你又不懂他们多辛苦”。

更有甚者诸如“被某个违法交规的电动车把车子刮了,为什么要发朋友圈吐槽呢?你难道不该思考一下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历史成因吗?”“那些人贩子拐卖妇女,为什么要判重刑呢?你难道不应该体谅他们也是贫困人家走投无路吗?”“那个开水浇顾客的服务员,为什么要对他法律制裁呢?你难道不应该体谅他是一个家境贫寒的未成年人吗?”

总之,在“圣母心”的眼中,一切是非对错和法律道德,都应该让位于对弱者无条件的包容,同情和理解,以及帮助,鼓励和引导。

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给受害者增添了二次伤害。“圣母心”让本就因违法违规的受害者,再次遭受舆论暴力以及舆论暴力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纵容和宠溺着人性中的丑陋部分。“圣母心”用“强弱贫富”掩盖了“是非对错”,让为非作歹有了“道德筹码”,也让懈怠行政有了“民意借口”。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阻碍着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圣母心”扰乱着价值判断,践踏着法治精神,模糊着道德边缘,撕裂着社会共识。

圣母心”们认知问题,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逻辑和实证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情绪,冲动和直觉基础上。他们往往是有一个破碎的逻辑,配合上几个凄惨的故事,然后形成一幅对社会扭曲的认知,便对他人进行野蛮的裁决。

“圣母心”们选择立场,往往不是基于社会公义,而是基于个人境遇。很多“圣母心”与违规违纪者的各方面境况相似,同时也是一个不尊重规则的人,便有着强烈的“角色代入感”,他们摇旗呐喊的潜台词就是:“以后我也会这样违规,你不能骂他,所你更不能骂我,社会要包容我原谅我纵容我。”

“圣母心”们获取快感,往往不是源于解决问题或者“弱者被保护”,而是源于优越感和虚荣心。很多“圣母心”觉得自认有过人的“道德”和“理性”,并且要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拔刀相助”表演出来。他们只想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我能懂你们所不懂,容你们所不容。给我点赞,向我学习,我最棒。”

“圣母心”们自己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却栽赃别人。“圣母心”们将“穷”“弱”等境况同“不守规矩”等负面言行建立起“理所应当”的联系,认为“人弱就可以无礼”等。然而,这自以为是的“正义”,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歧视。没有任何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整体上会认同自身的短板可以被天然看做某种道德缺失的源头和理由。

“圣母心”们只是在外围摇唇鼓舌,一旦身临其境则逃之夭夭。他们指责当事人不能够包容,体谅和牺牲,然而当这种牺牲和奉献落到自己头上时候,他们则搪塞躲闪。比如“天津爆炸案”后的马云被逼捐,网上谩骂马云不捐款的人被问及自己是否捐款的时候,则闪烁其词,说“马云有钱我没钱,我捐那点也算不了什么”。

“圣母心”们牺牲着别人的情绪和利益,维系着自己的优越感和表现欲。比起弱势群体和受害者的得失和利于,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言行是否获得了点赞。他们将一切规则,情怀,道德当做道具,鼓吹牺牲,歌颂包容,围攻维权,指摘情绪,通过打压他人的利益和情绪,来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眼界”和“胸襟”。

我们从来不认同对任何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的歧视,欺凌和压榨。但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坚决不能以牺牲道德法制和规范共识为代价。“圣母心”一旦泛滥,社会共识和制度保障受损,最终受害最大的还是缺乏保护,势单力孤的弱者。

何况,当人们被违背规则的人伤害了的时候,人们只是想基于法律和道德获得起码的利益补偿和情绪排解。作为受害者,很多人缺的不是那几百元钱或者一声对不起,而是对人格起码的尊重,对情感起码的在乎,对社会共识起码的坚持而已。

而且,我们每个人在某些视角下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弱者”,我们自己也可能随时被“强者”歧视,欺凌和打击。所以我们更要建设好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每一道屏障。毕竟,通过社会阶层来进行善恶划分导致的民族难民依旧尸骨未寒。历史雄辩地证明,在一个法治精神和制度缺失的国家,每个人都将是弱势群体。

那么,面对“圣母心”我们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只有躲。不过,比起如何应对圣母心,我个人感觉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避免成为‘圣母心’”似乎是一个更有操作性和更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以下是笔者从一些前辈名师那里请教来的一些经验,分享如下:

第一,在不了解某个纠纷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作为旁观者,要尽可能避免主动给任何一方以道德判断和指导意见。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我们对自己认知水平的判断,远高于我们认知的实际水平;我们对自己情绪波动的掌控,远弱于我们情感的实际波动。血气未定又成长有限的我们很容易被我们有限的认知,浮动的情绪,错位的直觉奴役,从而贻笑大方,误导他人,甚至伤害别人,酿成不好后果。

第二,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参与社会,总结思考,建立一个理性,冷静,健康,稳定的价值判断系统,让“圣母心”缺乏偏执,草率,盲目的精神土壤。“圣母心”根源于认知能力有限,而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努力,则会让我们形成一个可靠的价值观。这样我们在面临很多私人纠纷,社会问题,历史悬案等的时候,认知和处理都能做到既有人文主义关怀,又能够不失现代文明精神。

第三,对多年被灌输的言论和群体舆论的导向抱有警惕。如果我们还不能够保证独立思考,起码我们要做到克制盲从。这一方面是基于无数经验和教训支撑的对“乌合之众”的反感,一方面是基于对我们是非判断力和言行自控力的质疑。在被灌输的某理念或者围绕我们的某说法的驱使下,我们会把很多事情认定为“理所应当”或“应该这样”,从而对某个问题作出极为自负的言行。

总之,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最后与大家分享胡适的一段话:

  •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 关于作者:杨奇函,很有才的一位清华文科男,他的文字总是很有意思的,想了解他更可以去他的个人订阅号:负负禅师(fufuchanshi),那里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微信查看情感资讯。
挽回男朋友、挽回老公、挽回爱情、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你终于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了
下一篇:承认你的父母其实不那么爱你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
风南 12-27 01:09 沙发
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标签
相关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联系方式|sitemap| 美爱 ( 粤ICP备14021978号 )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6:13 , Processed in 0.475796 second(s), 85 queries .

Powered by 挽回男朋友 X3.2  Template by:挽回老公

© 2016-2024深圳市一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挽回爱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