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爱网

喜欢上一个我不喜欢的人

——追求得不到的,其实是虐待自己

经常有女孩子向我抱怨:她好像爱上了一个躯壳,她对那人爱得死去活来,那人却对她无动于衷。虽然男友的肉身在此,可是他的魂魄不在,你看到他激情澎湃的时刻大多是发生在“非人之处”,比如网络,比如酒精作用下,还有卧室……发生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离魂症的男人,实在不少,这往往会让人好奇地问一句,如果他在梦游,那么你为什么会选择和他在一起?

看上去似乎我们都“信奉”同一种择偶标准,比如男生最好又帅又有才华又成熟又有能力又多金,女生最好又美又有气质又聪明又善解人意还温柔体贴。但是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有资格相爱的人那真是少之又少。

我想这是一件很难解释的事情,我们爱一个人,往往会有一种“潜标准”,这个名词从“潜规则”而来,所谓“潜规则”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潜规则”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但我们的情感玩的往往是“潜标准”,这种“潜藏的标准”,往往在我们能觉察到之前就已经自作主张替我们做出了“选择”……

你很难想象,我们爱上的人往往会和我们的文化所标定的爱的样本有如此之大的差距,甚至于南辕北辙。我们用缘分来解释这一切,甚至相信会有一个糊涂的老人乱点鸳鸯谱或者将红线绳随意乱牵,搞得我们爱得如此毫无办法也无可奈何。

在《大话西游》中周星驰会非常崩溃地发问:为什么我会喜欢上一个我不喜欢的人?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为什么我会不喜欢一个我喜欢的人?这的确是一个矛盾。也许是因为我们头脑里有一个“应该”爱的对象,而结果我们却“鬼使神差”爱上一个不符合“规定”的对象。

在心理学的世界,不存在偶然,也不存在缘分,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个人。我们之所以不知道爱上一个人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也许我们不一定想知道,或者还没有像《盗梦空间》一样探索自己,找到解开谜底的那把钥匙而已。

对燕子来说,她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而且还爱得死去活来。她的同居男友已经迷恋上一个叫做《魔兽世界》的网络游戏,宅在家里有两年多了。现在他似乎有些自闭了,跟燕子说话也少了,从来不主动联系她,而当燕子打去电话,他则很不耐烦,甚至有时会干脆关机。她负责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养着这么一个已经失业两年的小男人,她想了很多方法让他振作起来,可是他就像是“烂泥糊不上墙”。

前几天,燕子逼他一起参加聚会,他勉强参加,邋遢得不成样子,而且跟别人交流都有问题了,闷在那里一言不发。同学们都以为他病了,她只好苦笑着敷衍,觉得非常羞耻。有女友了解她的苦衷,就悄悄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留在这么一个“有病”的男人身边。她也不知道爱这个男人什么地方,看上去,他简直没有一点“可爱”之处。这两年他们已经分手很多次,可是每次看到男友的泪眼和自暴自弃的样子,她的心就软了,每次分手冲突后,他们都能相对平稳地过一段日子,但过不久一切又重演一次。她真的无法理解,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哦?不就一群人来回打打杀杀,那么浪费钱?她真的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可是又离不开。难道他们真的要纠结到死吗?

燕子爱上的是什么样一个男人呢?她的男友因为迷恋网游而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与人接触的主动性,对自己的生活也似乎失去了某种控制力,甚至不修边幅,与他人沟通困难。这是一个轻微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人,那么她在这个感情中到底得到了什么,让她一直坚持了两年呢?

首先我们要确认的是网游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迷恋网游的人。很多人都玩网游,但并未因此影响到生活,所以网游只是一个“药引子”而已。

那么为什么《魔兽》对燕子的男友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让这个男生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活,不惜牺牲掉现实感,牺牲了自己的自理能力而狂热地迷恋?是什么让这个游戏那么好玩?网络游戏充满了打打杀杀,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变得很简单,一切都按照“丛林法则”行事,看谁不爽,就可以立刻手起刀落。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成为“一方豪强”(当然在网络游戏成为一种体育项目的今天,要真正成为“武林高手”还需要一定技巧和天赋网络游戏可以给人提供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虚拟世界的日子比现实生活更好过,这就吸引了相当一批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分子,让他们有了“桃花源”,可以躲避难忍的痛苦。

那么第二个问题出来了,燕子的男友在躲避什么?在心理学角度上,游戏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倒影,如果这个游戏充满了血腥味,那么在他眼中的现实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他把现实看得比游戏那个恐怖世界还可怕,自然就不愿意回到现实中。

在心理学的视野中,有一类人会有“成瘾特质”,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瘾症”,比如赌徒、物质滥用者(吸毒者、酒精成瘾)、网络游戏上瘾,等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容易进入一个他们创造的虚拟空间,以这个虚拟的现实替代现实生活,试图创造一个壳,然后永久地躲在里面,否认现实的存在。

如果我们看了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就会对这种成瘾者的特点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燕子不用体会了,因为她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女人的17520小时”。在茨威格这部小说里,一个贵族女子见证了一个赌徒是如何在她面前崩溃的,当她被他的脆弱所打动,并资助他一笔钱以后,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他拿着可以自救新生的钱重新回到了赌台前……

现在也许我们应该要回答周星驰的提问了: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上一个赌徒,一个成瘾者,一个我们认为有很大的文化上不认同的特点的人?

首先要从这些具有成瘾特质的人说起,一般而言,具有成瘾特质的人,往往会有一种“病态美学”,也就是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将他们种种脆弱、崩溃以及无助公之于众,而毫无顾忌,他们甚至以自己的病态为食,供他们顾影自怜,反复把玩。

或者说他们这样公然兜售他们的可怜和软弱,就像是《怪物史莱克》里面那只大眼睛的猫侠盗一样,一旦它用那双孩童般清澈而无辜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往往会有一批女人被打动。这些女人往往是母爱过重乃至泛滥的,她们随时准备投入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救赎运动”。更何况,这些“脆弱”的小灵魂们,往往因为长期浸泡在诗意的“病态”中,往往因为敏感而很有才华和天分,有着让人赞叹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他们具有一种很强的“穿越能力”,这种穿越能力来自他们的边界的透明感,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长大,让自己脆弱的孩童状态一直保持到成年,而一个孩子是最没有边界感的。所谓边界感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有自己的原则和自我感,一个处于童年早期的孩子,比如3到5岁的孩子,他们是很难有边界意识的,他们的人生主要任务是发展依附关系和安全感,而不是从依附中走出来。但可惜的是,似乎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这个时期就好像时针停止了。他们为什么会将自己一直保持在孩童的没有自我的状态呢?

让我们假想7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在一个母爱甚重的环境下长大,他发现自己努力成为男子汉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妈妈的真心喜欢,而只有当他生病的时候,当他流泪的时候,当他脆弱和可怜的时候,妈妈才会对他温柔。于是他是这么定义爱的:爱=脆弱。他从小被训练得具有超级表达脆弱的能力,他的脆弱是被鼓励和支持的,因为妈妈需要有一个小孩子来永远抱着,于是他就选择不再长大,来满足妈妈想要永远抱着孩子,永远能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样的小孩子,是不愿意进入社会成为成人的,因为他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妈妈或者爸爸的暗示,那就是当他具有独立性乃至成长的时候,他就不能再获得爸爸妈妈的爱。于是他是这么定义爱的:只要我一直当一个脆弱的小孩,我就会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如果我要长大,那么就会没有这样的爱。

所以这样的孩子一旦到了成人年龄,他们往往会将自毁进行到底,因为他们通过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让自己进入熟悉的爱的模式。将自己毁得不成样子,是因为他们只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爱;所谓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只是寻找一个愿意像他妈妈那样永远用这种让他生病的方式爱他的人而已。或者说,他们的情感形态就是“索取者”,索取者在爱情中的姿态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病态”来吸引“爱心过度”的人来咬饵,以此获得他们想要的爱。现在该说说和病态美最“匹配”的人群了,也许燕子就是这样的人:在关系中,她们往往对“病态者”有独特和敏感的感知,或者说她们对“病态”情有独钟。

那么为什么她们会发展出一种“病态审美”的能力?

说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吧,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父辈的身上很常见:不久以前,有一个小姑娘,她是家里的老大,她发现,自从弟弟妹妹出生以后,她就失去了一种爱。但同时她发现了另一种爱,这种爱就是如果她选择放弃做小孩子,或者放弃做一个“索求者”而成为一个“照顾者”,那么她就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以及微笑。她明白了如果她成为爸爸妈妈的帮手,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就可以得到爱,那么她就会以牺牲自己的童年作为代价,而去做一切符合爸爸妈妈的爱的标准的事情。

她得知,如果她能帮爸爸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她就可以得到爱;如果她学习好,她可以得到爱;如果她足够安静和乖就可以得到爱;如果她能成为爸爸或者妈妈的情绪垃圾桶,她就可以得到爱;如果她被爸爸妈妈攻击了而保持安静,她就可以得到爱……总之,她发现,如果自己照顾周围所有人,她就可以得到爱,她就被训练得成为一种爱的信仰的追随者:爱奉献和照顾他人。

如果换一种视角,就会发现,其实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热衷照顾他人,那么这也说明,也许他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换言之,他也是个无边界的人。因为他分不清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的区别,而坚持认为,如果自己照顾了别人,别人必然会很好地回馈自己,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假想来“强奸”这个世界。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为什么这个世界的运行要按照你的规则来?但在他这里也许是一种天经地义,因为从小他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长大的。这个世界要求他放下所有自己的需要,将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上,只有先满足了别人,他的需要才能被满足,或者说他的需要的满足必须要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为前提。

这样的奉献者其实也是情感的放贷者,在情感的初期,他们的奉献带有一种无怨无悔的“美感”;但在爱情的后期,当他们的爱无法得到想象中的回报时,他们的“高利贷”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他们的这种本性也是人性,因为这个世界的第一定律就是“守恒定律”,万事万物都需要平衡,没有不需要回报的付出,也没有不需要付出的回报。一般来说,高利贷往往要和黑道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往往“照顾者”的爱,在初期的时候带着“山楂树之恋”式的唯美色彩,但到了后期往往就摇身一变成了“无间道”式的情感残酷专权,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私有产品,并且一意孤行。那些结婚若干年后强女弱男的家庭基本就是这个类型。

还有一个隐秘的线索就是照顾者对索求者有很复杂的心理冲突。一方面,他们之所以无微不至地照顾索求者,是因为他们其实很羡慕索求者这样公然暴露自己的脆弱,而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禁忌乃至罪恶。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脆弱才获得爱,现在有个人会这么肆无忌惮地表达他们一生中都被无形禁止的事,他们会非常热爱这样的人。因为这些人所说的话很多都是那个被他们压抑的自己的心声,他们怎么能不爱?其实这还是一种没有边界的表现。你非常爱一个人,其实是因为这个人能够说你不敢说的话,做你不敢做的事,如果你和他在一起,那么也许就好像是你也有这种品质一样,这其实是一种连体现象。

你会经常看到在学校中,一个美女身边,往往会有一个小丑女,为什么会有这种共生现象?因为美女有着丑女艳羡的部分,而丑女也有美女需要的东西。(比如,可以得到和容貌无关的爱,如果一个男人爱丑女了,说明这个人的爱是超越容貌的。)

这么说来,照顾者其实照顾的不是索爱者,他在照顾内心里的那个小孩。那个小孩一直因为必须装大人而丧失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乃至青少年时光,于是发展出一种过度补偿的方式,一直“刻舟求剑”,来满足自己未了的心愿。当然无论如何补偿或者照顾多少人,也无法真正地了却心愿,因为那都是别人,或者说时光不再来,他们无法放弃的是那种遗憾。他们紧抓若遗憾不放,是因为如果他们不放下,就意味着这件事没有过去,为了挽救不可挽救的时光,很多人会将现在活成过去,心灵的世界一直逗留在小时的那一刻。

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照顾者一直溺爱索爱者,也许也是一种“隐性攻击”。在美国,把一个孩子喂得超重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名日“虐待罪”,通过不断地照顾一个人,让一个人越来越退化,其实是一种最大的惩罚。

曾在地铁里听两个女人探讨驭夫术,听了以后一身冷汗。其中一个女人说,让男人离不开你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他好,好到连冰箱门都要你来开,连饭都要你来喂,离开你他就无法自理,这样你就会永远把他攥到手心甩了。我听了忽然悟到,爱也可以成为一'种虐待,那是一种控制的爱。

按理说,一个索求者和一个照顾者相遇,应该是一种天造地设的安排。他们一个要,一个给,而且你情我愿,看上去堪称完美。

只可惜,他们的交流再完美也是单向的,或者说他们的爱只是单行道,没有回馈,没有爱的回流。虽然说他们的爱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回馈,比如说索爱者往往用更加依恋来让照顾者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而照顾者往往用更加努力的照顾来让索爱者看到照顾者对他的种种脆弱表现的肯定。但终归,他们都是有自我主见的人,无论他们将自我贬抑到何等境地,他们的自我依然会像杂草一样顽强地“春风吹又生”。

道理很简单:无论照顾者从索爱者那里获得了多少价值感,他也需要被照顾;而索爱者,无论如何表达自我的无力感,他的内心也想要拥有自我的价值感。毁灭自己能获得的只是生存之爱,而非发展之爱,爱而只为求生,或者在濒死状态下的爱,无论有多强烈,也不会真正让人果腹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然在关系中可能完整地复制了自己的父母,但毕竟他们不是彼此的父母,或者说孩子,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年龄相若。而爱情关系和亲情关系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爱是需要双向满足的,他们无论如何牺牲自我,也做不到父母之爱的那种“无边界”,因为他们不是彼此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

或者说,他们之所以离开原生家庭是因为他们不能再满足于过去的爱的模式,他们到外面而不是在家里继续待着,可能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他们可能都受够了过去的爱的模式的纠结和束缚,他们想要新的生活,而不希望过去的悲剧重演。可惜,他们虽然可能有如此强烈的意念和动机,但他们不知道除了用老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其它新的方式去爱。

怎么办?要解决的第一问题,如何让我们从幻想回到现实。比如燕子的男友遇到了麻烦,能在《魔兽》的世界里寻求安慰,而没有选择现实中的她,这本身说明他们之间缺乏一个“共患难”的机制,这说明他们的感情遇到了一个契机,或者说,他们的感情正在面临一个选择。真正的情感是可以共担风险的,虚假的感情只是过家家游戏,只能享受甜蜜而没有抗压能力。

也就是说照顾者如果想做得更好,不是照顾一个人的起居饮食,而是要照顾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她能走入这个男生的精神世界,她才能真正和这个男生的心灵共振。

那么怎么才能走入一个大门紧闭的内心呢?我们用什么方式“攻城”呢?也许我们要学学古人的智慧。古人创造的“武”乃“止戈”之意,真正的“武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说化干戈为玉帛。她的命令、抱怨和指责,只能让他更对现实感到失望。停止指责和攻击,停下批评和抱怨,拯救他,只有用她的心。而将自己内心的门打开,用自己的内心叩击对方的内心,这也许才是让对方真的敞开心门的唯一办法。

只有你接纳了对方的脆弱、恐惧和迷茫,表达对他的理解和自己的痛苦,对方才有可能跟你交流他内心的感受,才能真正解决困扰他的问题。

也许做得更好,才是好。比如对燕子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她人生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也许她做得太多了,而对她的男友来说,他又是做得太少了。如果我们都愿意向后退一步,不再按照我们习惯的模式去做的话,也许一些新的可能性就会出现。

也许给彼此一点儿时间和空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有时,人需要退回到孩童状态一段时间,尤其在进入社会的初期,很多年轻人会有一段迷惘的时期。曾有人把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青年叫做垮掉的一代,但今天美国主流社会的中坚正是当年的“堕落分子”。有时越是容易迷惘的人,越是有天分的;按部就班生活的人是不会糊涂的,但也是平庸的。

必须强调的是,很多人这么做的时候,往往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而是被自己从小反复训练出来的“求爱”模式驱使完成的。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依然会选择小时候的行为模式,因为他们太忠心于过去的家庭和自己的父母。我们的“孝”是个很可怕的字,分解起来就是一个“土”下面压着一个“子”,还有一块棺材板式的斜线放着,不压死才怪呢。

这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联想,其实我们爱自己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敬,并让自己活得比他们更幸福,而不是比他们更痛苦,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可惜很多孩子不懂。

卢悦解“毒”

爱有“潜标准”,有人鬼使神差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爱有时会成为一种虐待,那只是一种控制的爱。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微信查看情感资讯。
挽回男朋友、挽回老公、挽回爱情、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暗恋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甜蜜
下一篇:刚才还如沐春风,此刻却感觉冷若冰霜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
追求得不到的,其实是虐待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蕊问 06-15 04:13 板凳
Thank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标签
相关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联系方式|sitemap| 美爱 ( 粤ICP备14021978号 )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5:42 , Processed in 0.651361 second(s), 85 queries .

Powered by 挽回男朋友 X3.2  Template by:挽回老公

© 2016-2024深圳市一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挽回爱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